自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启动以来,四川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根据财政部有关工作需要,持续规范管理,积极探索革新,努力推进全省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稳步有序拓展。
1、加大组织保障,打造完善改革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打造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全省各地打造“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职,监督部门保障”的改革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财政部门牵头履职,加大与行业主管部门的交流协调,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有序推进改革工作。二是打造调查督导和信息报送机制。赴市县拓展实地调查和督促指导,需要各地准确把握方向,积极探索革新,加大问题反映和信息报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三是打造业务人员培训和政策宣传机制。将政府购买服务作为全省财政综合业务人员培训要紧内容,组织市县赴改革先进市州召开现场推进会,借助四川日报、四川财政公众号等大众媒体和媒介,做好政策解析,回话群众关切,努力打造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2、强化规范引领,搭建政府购买服务规范体系
一是在具体内容上,形成以《四川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建议》为引领,以《四川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方法》和《四川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为支撑,以预算管理、采购管理、绩效评价、监督管理等配套文件为具体抓手的“1+2+N”规范框架体系。二是在政策层级上,各市、县、乡镇结合当地实质,拟定细化推行建议或策略手段,全省已基本打造覆盖省、市、县、乡镇四级政府,涵括政府购买服务全步骤的规范规范体系。三是在服务范围上,在确保一级、二级目录与中央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维持一致的首要条件下,将省本级三级目录细化至240项。颁布《四川乡镇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和《四川省级部门购买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服务指导性目录(第一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走深走实。
3、坚持守正革新,全方位深入推进重点范围改革
一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统筹考虑群众公共服务需要和财政可承受能力,不断加强城乡维护、公共卫生、基本养老、就业、教育等重点范围购买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扩大普惠托幼、技能培训等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全省(不含省本级)2025年度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支出178亿元,占当年政府购买服务总支出61%,有效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二是有效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将乡镇政府购买服务试点纳入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重点任务,促进政府购买服务规范、项目和资金下沉,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帮助解决基层政府“小马拉大车”难点。三是积极支持事业单位改革。拟定四川推进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三年工作计划”,促进经费保障方法转变,激起内在活力,助推改革进步。
4、聚焦提质增效,努力达成全过程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坚持“先有预算安排、后有购买服务”和“以事定费”“费随事转”总原则,基本打造起以项目审核、预算编制、预算实行与调整、信息公开、绩效评价、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全步骤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体系。二是加大绩效管理。拟定《四川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管理暂行方法》,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得分标准,连续三年将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拟定及推行成效纳入全省重点绩效评价范围,拟定差异化评价结果运用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有关范围资金分配和后续政策拟定的要紧依据。三是拓展监督检查。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列入财政监督内容,通过自查、复查、抽查等手段,找准突出问题,深刻分析根源,准时督促整改,探索打造长效工作机制,努力确保改革工作见行见效。